当前位置: 首页» 制度建设» 正文»

关于坚持立德树人 落实“三全育人”的实施意见

发布时间:2020年12月15日发布部门: 字体大小:

为全面贯彻学习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精神,推进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新格局。现结合实际,制定我校坚持立德树人,落实“三全育人”的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讲话精神为指针,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精神,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改革创新,以凝聚人心、完善人格、开发人力、培育人才、造福人民为工作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总体目标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育人优势,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全面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为关键,使育人工作贯通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服务体系,促进第一课堂、第二课堂、第三课堂相互融合,形成教书育人、科研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文化育人、组织育人的长效机制和人才培养新格局。

三、基本任务 

(一)以人才培养方案改革为统领,完善“三全育人”体系 

1.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三全育人”纳入2020版人才培养方案。把德智体美劳要求落实到学分、落实到校历。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在通识课、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校内外实践教学环节的基础上,按照第一课堂、第二课堂、第三课堂相结合、相融合的要求,将体育、美育、劳动教育、创新创业教育、学科专业竞赛等方面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全过程,设立素质教育拓展课程10学分,计入总学分。

2.设立“三全育人”教育周,巩固深化育人教育成果。每学期第11 周为“三全育人”教育活动周,集中开展科技、文化、体育、学术、演讲、辩论等竞赛活动,培养师生团队合作、沟通交流、应用创新的能力。每学期末最后1周为教职工“三全育人”工作集中培训、学习、研究、改革、总结周,促进教育工作者和广大教师结合专业、岗位进行总结反思,审视以学生为本,以学生学习为中心的理念的落实情况及经验教训。

3.落实体美劳教育方案,培养师生高尚情操。从2020年新学期开始,每周三、周五为无会议日,周五下午7、8节不安排课堂教学,为师生文体活动时间,鼓励师生走出教室、走出办公室、走出寝室,走进操场、走进体育馆、走进舞蹈房音乐厅,锻炼身体、陶冶情操,培养高雅的人文素养。每周四下午为宿舍卫生大扫除时间,每月末最后一周的周四下午4:00-6:00为全校公益卫生大扫除时间,培养学生集体主义精神和劳动情怀。

(二)以强化思政课改革和课程思政为重点,突出思想育人主渠道 

1.深化思政课改革,筑牢思政育人主阵地。牢牢把握“三全育人”主阵地,把思想价值引领贯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全过程,把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融入育人各环节。全面落实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实施办法》的各项任务,深化思政课改革,构建专职与兼职思政课教师队伍,打造思政系列“金课”,促进提高思政课堂教学质量和学习效果。

2.强化课程思政,突出思想育人主渠道。每个专业、每门课程、所有任课老师都要结合专业发展前沿、课程教学内容、学生成长规律,把立德树人融入教学全过程,把专业建设与时代需求、社会责任、民族精神紧密结合起来,贯穿课课堂教学之中,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意识。

3.健全体制机制,突出制度育人主办法。建立思政课和课程思政考核评价体系,落实责任主体,构建思政课改革和强化课程思政一体化建设体系,为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和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供制度和机制保障。

(三)以整合资源为契机,形成“三全育人”新格局 

1.整合资源,形成“三全育人”新格局。“三全育人”是学校育人体系的综合改革,既要对学校现有的育人项目、活动载体、各类平台、综合资源进行有机整合,还要对长远育人格局、体系、标准进行重新建构。形成校内外、课内外、教师、管理、后勤保障、服务一体化的育人格局。

2.充分发挥民办高校体制机制优势,构建全方位育人新要求。修订和完善教师工作量管理办法,将职能部门和科研院所人员兼职学生管理工作纳入工作量进行考核,鼓励兼任思政课专题讲座老师或班导师、担任部分课程实践性教学环节(工作室教学),开设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指导学生学科专业竞赛和学生社团等工作,全方位参与育人过程,计入教学工作量。同时,为机关人员晋升专业技术职称提供通道和支撑。

3.打通全员岗位职责通道,赋予“三全育人”新动能。新学期开始,学校新入职员工主要为专任教师,兼职做行政管理服务工作。打通教学、科研、行政、管理、学生、服务、实验等工作职能,探索按模块进行交叉任职、交叉兼职、交叉工作,形成有利于培养应用型、复合型、技术技能型人才的管理模式。即:课堂、实验、社团、学管,按模块向现有机关人员开放;行政、管理、服务、实验室按模块向专任老师开放。通过改革,释放民办高校的体制机制优势,完善学校治理体系,提升内部治理能力,推进现代大学制度建设,把“三全育人”工作落到实处。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健全制度,为“三全育人”提供组织保障 

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校领导与师生员工联系制度,校领导要做“三全育人”的表率。建立校领导与学生午餐制、校领导接待日制、校领导与师生联系制、校领导担任运动队领队、校领导与辅导员定期座谈会议、校领导与女教工定期座谈会议等制度。校长定期联系学术委员会委员、青年教师系主任、学生会和学生社团负责人;书记定期联系院长、辅导员、班主任、学生团干部。校长、书记要深入第一线,想学生和教职工所想,急学生和教职工所急,及时解决“三全育人”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

(二)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为“三全育人”工作全覆盖提供队伍保障 

以改革人才培养方案为基础,以对学生教育管理服务预警的全员覆盖为抓手,配齐配好专职辅导员和班导师。组织吸引学生参加教师工作室,发动毕业论文(设计)指导教师参与“一对一”帮助学生,发挥学科竞赛、双创活动、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学生社团、文体活动、心理辅导咨询等第二、第三课堂的作用,形成以核心价值观引领校园文化,做到“三全育人”面向每一个学生,使得每个学生受到教育、得到锻炼,构建德智体美劳协同育人新格局。

(三)加大投入,改善条件,为“三全育人”工作提供经费保障 

一是对新入职的教职工岗位培训中,列入“三全育人”内容;二是在教工手册中列入“三全育人”要求;三是在教职工年度考核中提出“三全育人”指标;四是在教师职称评聘指标体系中纳入“三全育人”条件。在党建经费、学生工作经费、团委工作经费、双创工作经费、社会实践工作经费、学生社团工作经费、体育工作经费、二级学院统筹工作经费中,加大支持开展“三全育人”工作的使用范围和力度。

(四)倡导先进模范引领示范作用,形成“三全育人”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在校园网主页设置学习专栏,用好学校党委网“在线教育平台”,用活校园新媒体技术手段,加快易班建设步伐,充分利用校易班平台,整合各信息化平台,加强正面宣传引导。将“三全育人”作为主要内容,深入开展师德师风主题月活动。每年开展学生评选“我最喜爱的老师”、“我最喜爱的辅导员”等活动。将“三全育人”纳入校本研究重点支持项目。重新梳理和健全学校荣誉体系,在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先进个人、先进教育工作者、教学标兵、科研标兵、师德师风标兵、优秀辅导员、优秀班导师等先进模范人物评审中,突出“三全育人”要求。单独设立“三全育人标兵”荣誉称号。学校大力倡导和激励教职工学习先进、争当标兵,形成人人参与“三全育人”的工作过程,每年教师节大会进行隆重表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