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五中全会精神推进我院各项工作科学发展
党委书记 常务副院长 胡思虎
同志们,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五中全会,于2010年10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胜利召开。这是一次承前启后的重要会议,听取了胡锦涛同志代表党中央所做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全会深刻认识并准确把握国内外形势新变化新特点,科学制定“十二五”规划,对于继续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对于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通过学习,我的思想认识也有了很大的提高,下面,结合我个人的认识谈一谈学院近期工作思路。
一、对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的认识
第一、提高了对五中全会重要意义的认识
五中全会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形式的攻坚时期召开的一次决策性会议,是总结“十一五”,构建“十二五”宏伟蓝图的重要会议。全会的召开,深刻认识并准确把握国内外形势新变化新特点,适逢其时又与时俱进,把聚焦的目光投射到包容性增长、深化改革、加快转调、改善民生等多个方面,是一届利国利民的盛会。全会主题鲜明、内涵丰富、重点突出,总结过去客观实在,分析形势深入透彻,部署任务具体明确,符合我国科学发展的客观要求,符合全国人民的共同愿望,具有很强的思想性、政治性和指导性,是当前和今后指导全党全国各项工作的纲领性文件。科学制定“十二五”规划,对于继续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对于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二,对《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主题、主线、目标任务、重大举措有了清晰认识
一个主题:科学发展
一条主线: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四个更加注重:
更加注重以人为本,
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更加注重统筹兼顾,
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五个坚持:
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经济转型的主攻方向。
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经济转型的重要支撑。
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经济转型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经济转型的重要着力点。
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经济转型的强大动力。
九大奋斗目标:
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取得重大进展;
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加;
社会建设明显加强;
改革开放不断深化;
使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实质性进展;
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抵御风险能力显著提高;
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明显改善;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更加牢固。
十大任务:
坚持扩大内需战略、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
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高生态文明水平;
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
加强社会建设、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
以更大决心和勇气全面推进各领域改革;
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五中全会最大亮点:追求民富
五中全会公报三个新提法:
第一、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新期待;
第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经济社会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
第三、建立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
八个新趋势:
从“生存型”到“发展型”转变,科学发展是“十二五”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从“国富”到“民强”的转变,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不在追求单纯“GDP”;从“投资、消费和出口”到“消费、投资和出口”的转变,消费成为主导;从“以往初次分配过分强调效益为先”到“努力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的转变,大力推进分配公平;从“追求社会服务的总体化”到“追求社会服务均等化”的转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成为新趋势;从“十一五的文化产业理念”到“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转变,更加注重提升国家文化的软实力;从“某一领域的改革”到“以更大决心和勇气全面推进各领域改革”的转变,大力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加快推进文化体制、社会体制改革。
第三、《建议》对高等教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建议》围绕全面落实国家中长期科技、教育、人才规划纲要,进行了科学部署。一是增强科技创新能力,二是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三是教育改革发展,四是建设人才强国。这些,都对教育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体现了教育事业特别是高等教育在国家复兴中的重要作用,体现了广大教育工作者的义务和责任,同时也反映出高等教育进入发展的重要战略发展机遇期。
第四、认识到《建议》更加注重软实力建设。《建议》第九部分专门论述了文化事业发展,提升文化软实力,提出文化是民族精神和灵魂。在第十二部分论述,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推进学习 型党组织建设,等等。
二、贯彻落实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的工作思考——推进学院各项事业科学发展
(一)推动党内学习,提高思想认识。根据学院党委工作部署,抓好党委中心组政治理论学习,发挥带头示范作用,要求各党总支结合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把五中全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的重要学习任务。要求党员干部要带头学习,带头思考,带头撰写学习心得体会。通过学习,把广大党员干部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建议》精神上来,落实到具体工作中去。做到保障有力,推动和谐发展。要在党建工作上下功夫,为学院和谐发展稳定提供坚强的政治保障、思想保障和组织保障;要在思想上下功夫,为学校和谐稳定发展营造良好的氛围。
(二)加强我院“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步伐,科学构建学院发展蓝图。要认真总结学院十一五期间教育教学事业发展的成绩、经验,认真分析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紧密结合学校实际,科学制定我院的“十二五规划”,包括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学科专业建设规划、师资队伍建设规划、校园建设规划,勾画好今后学院的快速、持续、健康、稳定发展蓝图。
(三)科学定位,凸显办学特色。明确办学定位,解决“办什么样的大学”的问题;凝聚办学特色,解决“依靠什么办学”的问题,解决“怎样办好大学”的问题。这里要强调两个基本的定位,即教学应用型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工程应用型,学校类型是教学型。学校建设十年来,我的总结是:坚持“育人为本,厚德重技,知行合一,追求卓越”,以后我们要坚持“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兴校,依法治校”的办学思路。我们的特色,要在差异化、应用型、重点学科专业建设突破、产学研合作等方面下功夫。
(四)深化教学改革,不断提高育人质量。重点解决五个问题:
1、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优化专业结构,加强专业建设(这里,人才培养方案制修订工作和辅修专业建设启动是一老一新两个大问题)。
2、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3、加强课程建设,抓好课堂教学。
4、建立和完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重点抓好教室上岗准入、教师实践能力、课堂质量评价、师德师风等方面的工作)。
5、继续开展教学思想大讨论,确定学院的办学指导思想、办学理念和办学思路。
(五)求真务实,开拓学院后勤工作新局面。
后勤服务工作是中心工作和专项工作的保障,是履行服务职能的基础,是广大师生学习、工作和生活的依托,它直接影响着学院的和谐发展。随着学院的不断发展壮大,办学行为的不断规范化,我们对员工素质、服务理念、思想观念都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如何使后勤保障工作适应学院快速发展,满足广大师生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提高更好更人性化更效率化的服务,是后勤工作者所面对的重大课题。我们要解决后勤服务存在的问题,要积极探索,主动作为。要细化工作思路,坚持以人为本,强化科学管理,以服务教学和服务师生为宗旨,探索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改革。
(六)同心同德,以主人翁的精神,做好迎评促建工作。
我院启动评建工作已有一年多,虽然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如何组织独立学院教育工作合格评估还不明确,但我们应时刻紧绷迎评这根弦,常抓不懈,做到思想靠前,意识到位,行动提前。
1、建设新校区,扩充美化就校园,打破发展瓶颈。我们要抢抓机遇,高标准、高起点丑化建设新校区,彻底打破建院以来办学空间的瓶颈,为学院走内涵式可持续发展道路奠定坚实的基础。
2、精心打造数字化校园,努力实现教育手段和教育管理现代化。逐步加大资金投入,完善先进的教学设备设施,建成覆盖全院的立体的校园网络系统,包括校园计算机网络系统、行政管理网络系统、教学管理网络系统、图书资料网络系统、校园电视直播等文化系统等,这些不仅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供现代物质保障,也满足学生享受一流教育条件的需求(教职工计算机操作上岗培训是前期准备工作)。
3、以人为本,奏和谐发展道路。
(1)抓师资队伍建设,实施人才强校工程。继续以加快师资队伍结构调整,科学合理配置优秀师资,提升师资队伍综合素质为重点,用事业凝聚人才,用待遇吸引人才,多渠道大力培养人才。
结构调整:年龄、学历、职称、专兼职性质
合理配置:符合我院实际,达到合格要求
综合素质:业务素质,师德师风
(2)齐抓共管,实施全员育人工程。在对学生的教育管理过程中,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一切为了学生”的观念,以育人成才为学院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服务学生的成长成才成功。
全面修订完善学生管理规定和配套制度;
强化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我院的薄弱环节,活动不多,内部制度也健全)
开展主题教育活动(丰富内容,创新形式,政治思想教育为引领,培养综合素质为重点)
重视开展第二课堂活动,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
常抓学风建设。以强化学习纪律,确保到课率为切入点,建立检查、监督、激励机制(学院已经加强了考试管理)。
重视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实施“三全”工程,确保就业保障条件全部到位(人员、经费、设施),确保就业指导服务全程贯穿(进一步做到有创新,有特色,有针对性),确保就业市场开发全员参与,动员全院师生员工充分挖掘社会资源,提供用人信息,联系用人单位,主动为毕业生就业牵线铺路(完善激励制度)。
创新人才培养方案(黄健龙副院长有专题报告)
重视太和科技产业基地建设,为师生搭建产学研工作平台,培养学生科技创新能力。
(3)进一步提高福利,实施民心工程。学院要把解决教职工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最为和谐校园构建的当务之急(工会、后勤处、基建处等部门)
教职工食堂
教职工宿舍
发挥教代会职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