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正文»

广东省教育事业“十五”计划

发布时间:2010年04月13日发布部门:党委宣传部 字体大小:

  从新世纪开始,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新的发展阶段。 推动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育发展的速度和质量,取决于整体劳动力 的素质。广东肩负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重任,必须加快教育发展步伐,建设 教育强省,逐步实现教育现代化。

  一、“九五”成就和面临的形势

  在省委、省政府领导下,“九五”期间广东教育进一步深化改革,优化结构,扩大办学 规模,提高教育质量、办学水平和综合效益,为建设教育强省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主要成就

  1.教育规模不断扩大,综合实力有所提高

  1996年在全国率先实现“两基”目标。200 0年,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9.7%;小学毕业生升学率达到96.2%。初中毕业生升学率达到60.5%,广州、深圳、佛山、中山、东莞、顺德和新会等市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高等教育迅速发展。2000年,普通高等学校52所,独立设置的成人高等学校41所。在学研究生1.3 万人。普通和成人高等学校在校本专科生50.1万人。自学考试在籍人数82万人。同龄人口高等教育入学率11.35%。“九五”期间共培养研究生0.96万人,高等学校本专科毕业生43.9万人,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毕业生6万人。具体发展指标见表1。

  表1 广东省2000年与1995年教育事业发展对比

  年 度  1995年 2000年 比较范围 广东 全国平均 全国排位  广东 全国平均 全国排位

  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 99?69 98?15 5  99?7  14

  小学五年保留率(%) 94?91 82?78 6 100 99?09 1

  小学在校生(万人) 883?19  4 929?93 94?54 2

  小学毕业生升学率(%) 95?38 89?33 7 96?15 94?89 10

  初中三年保留率(%) 87?94   88?35

  初中在校生(万人) 300?55  4 388?98  4

  初中毕业生升学率(%) 60?28   60?51

  高中阶段教育在校生(万人) 116?7   152?56

  每万人口普通高中生(人) 58?16 51?5 21 99?76 95?41  16

  每万人口普通和成人高等学校生(人) 42?88 45?71 11 68?89 72?25 13

  同龄人口高等教育入学率(%) 6?59   11?35

  在学研究生(万人) 0?5405  11 1?3023  8

  普通高等学校本专科招生(万人) 4?94  7 12?078  4

  普通高等学校在校本专科生(万人) 15?2  7 29?95  4

  成人高等学校在校生(万人) 13?5  8 20?14  6

  自学考试在籍人数(万人) 27?2   82

  普通高校本专科生校均规模(人) 2169   5759 5138

  普通高等学校生师比 6?46∶1   16?44∶1

  2.教育投入逐步增加,办学条件不断改善

  初步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集教 育经费的体制。全省各级财政教育预算内投入从1995年的94.38亿元提高到2000年的197.39 亿元。学校办学条件逐步改善。小学、普通中学生均校舍建筑面积分别达到5.35平方米、7.94平方米;拥有23.3万台计算机,322所学校建立校园网。普通高等学校生均校舍建筑面积40.32平方米;46所普通高等学校建立校园网并与国际网互联;教学仪器设备资产值21.26 亿元。

  3.教育体制改革全面推进,办学机制更加灵活

  基础教育进一步完善“分级办学,分 级管理”体制。高教管理体制改革与优化结构紧密结合。广东与中央部委共建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6所高等学校。9所部委属高等学校划转省管理。20多所高等学校调整合并。校 均规模、生师比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民办教育得到更快发展,办学模式趋向多样化。招生 就业制度改革成效显著。1999年首次向社会开放普通高中毕业会考。在全国率先试行“3+X ” 高考科目改革,为全国高考科目改革探索新路。建立4大科类的毕业生供需见面会,实行在一 定范围内双向选择的就业办法。深化校内管理体制改革。高等学校后勤社会化取得明显进展 。湛江高等学校后勤集团在全国起到了示范作用。

  4.教学改革进展顺利,教育质量逐步提高

  建设面向21世纪课程体系,促进教材多元化。加强思想道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建立了若干个文理基础学科和文化素质教育基地 。30多所高等学校实行学分制。优化教育结构,工科得到加强,职业教育比例明显提高,与 三高农业相关的专业得到扩展,基础学科稳定发展,师范教育进一步加强。5所中心城市的 专科学校升为本科院校。加强教育督导和教育评估工作。共评审出省市县中小学等级学校1800所。建成国家级重点中专46所和技工学校50所。7所新办本科普通高等学校通过教育部本 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华南理工大学通过教学评优评估。

  5.教师待遇普遍改善,整体素质有所提高

  基础教育在全国率先确立教师最低收入保护线,中小学教师住房成套率达到85%。普通高校每户带眷教职工基本住上了省规定的标准 住房。培养跨世纪基础教育人才的“百千万工程”、高等教育人才的“千百十工程”已初显 成效。设立了一批特聘教授岗位。高等学校基础研究队伍已成为全省的主要力量,获国家自 然科学基金项目和资助金额均占全省的70%以上。

  6.重点学科建设得到加强,不断促进教育与经济的结合。已建立25个国家级重点学科和重点 实验室。一批学科的学术水平接近或达到国内国际水平。拥有博士点157个,居全国第五位 。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资助金额在全国排名呈上升趋势(详见表2),1999年广东 高等学校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均居全国第二位。发展横向联合,增强高等学校科技实力,建立华南理工大学科技园。

  表2 广东高等学校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资助金额在全国排位

  年  份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全国排名 7 7 6 4 5 4

  项数(个) 143 160 179 223 210 211

  金额(万元) 1186?5 1511?3 2019 2663?9 2751?1 3723? 5

  (二)存在问题

  “九五”期间教育虽然取得了较大成绩。但是,教育发展仍然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 需要,仍然不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求,与全国教育发展水平特别是先进省市还有较大差距。

  1.教育发展规模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2000年,每万人口普通高中在校生、中等职业学 校在校生分别排在全国第十六位、第二十位;每万人口在校大学生、同龄人口高等教育入 学率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2.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还不高

  中小学优质学校在校生只占全省中小学在校生的25%。 1999年全国首次评选的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广东高等学校仅有2篇,而2000年落选。教师的 数量和质量还无法适应教育发展和素质教育的要求。初中、普通高中教师学历达标率分别只有87.79%、67.51%。普通高等学校研究生学历的专任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40?85%。高等 学校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还不明显。

  3.教育经费不足

  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改造薄弱学校欠债严重,学校公用经费明显不足,“人头费”居高不下,基建投入有限,不少地方校园、校舍、设备不足的矛盾日益加剧 。

  (三)面临的形势

  1.信息化社会和知识经济对广东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

  在未来国际竞争中,知识、科技水平和创新能力将成为核心竞争力。广东是改革开放前沿地区,在我国加入WTO之后,世 界经济全球化对广东影响更大。教育在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方面必须适应时代发展新要求, 才能适应广东经济发展的战略需要,确保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2.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增大

  “十五“期间,我省对中级技术以上和中专以上学 历人才的需求将增加300万人。高层次人才比重逐步提高。在第一产业,要提高农业科技特 别是“三高”农业科技人才的数量和质量;在第二产业,要增加电子信息、电器机械、石油化工、纺织服装、食品饮料、建筑材料和汽车、医药、森工造纸等产业人才;在第三产业 ,要加快国际营销、管理、金融、法律等复合型人才和师资的培养。

  3.加快教育发展任重道远

  “十五”期间,我省初中面临入学高峰期,学龄人口入学压力加大,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关键时期,加快发展高中阶段和高等教育任务迫切。在加快 发展的同时,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使规模和质量协调发展 。

  二、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和原则

  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十五大精神为指导,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实 施科教兴粤战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建设教育强省,适应广东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需要 。

  基本原则:坚持以发展为主题,巩固提高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加快高中阶段和高等教育发展 ;坚持以改革和创新为动力,以办学体制改革为突破口,形成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共同发展 的格局;坚持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促进教育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坚持以提高 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为根本目的,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建立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坚持分类 指导,全面推进,突出重点,均衡发展,提高教育总体水平,使教育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二)发展目标

  2005年总目标:建设教育强省,推进教育现代化,教育发展水平逐步居全国前列,教育 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并适度超前,为广东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提供强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持 。

  2005年具体目标:

  1.各级教育入学率及其规模

  发展0~3岁的幼儿教育,学前三年入园率达到75%。小 学学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残疾儿童入学率达到95%,初中毛入学率达到99.9%。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65%,大中城市(城区)和珠江三角洲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在校生达到280 万人左右。同龄人口高等教育入学率达到16%,各类高等教育在校生达到115万人,其中研究 生达到3万~4万人。建立办学形式多样的开放的终身教育体系。

  2.教育质量、办学水平和综合效

  教育质量明显提高,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日益完 备,教育技术和手段逐步现代化,教育结构不断优化,形成一批在全国有影响的教学改革成 果。建设一两所国内高水平大学,一批重点学科达到国内先进水平,若干重点学科接近或达 到国际先进水平,一批学校逐步跃居全国同类型学校前列。拥有一批在同类学科中有一定知名度的学科带头人,造就一批具有现代教育思想、管理水平高的知名校长。办学综合效益居全国前列。

  3.高校科技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

  新建25个国家级重点学科和重点实验室 ,建立若干个有地方特色的大学科技园。新增50个省级重点学科。建立10个工程研究中心。 建立一批国家级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高等学校的研究院所成为政府和企业的主要咨询机 构。建立一批各具特色的产学研联合体,一批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推动全省产业结 构优化升级提高和社会全面进步。

  2005年具体目标见表3。

  表3 2005年广东教育发展综合量化主要指标

 指  标 2000年 2005年 入 学 率 与 规 模  学前三年入园率(%) 63 80 小学入学率(%) 99?7 100 初中毛入学率(%) 99?55 99?9 初中在校生(万人) 388?98 410 高中阶段毛入学率(%) 38 65 高中阶段在校生(万人) 152?56 280 同龄人口高等教育入学率(%) 11?35 16

入 学 率 与 规 模  各类高等教育在校生(万人) 70?6263 115 在学研究生(万人) 1?3032 3~4 每万人口普通高中在校生(人) 99?76 全国前八位 每万人口普通和成人高等学校生(人) 68?89 全国前八位??

经费 

“三个增长”情况 尚未实现 完全实现

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比例(%) 2?08 争取达到4 预算内教育经费支出占财政支出比例(%) 15?03 20左 右

条件  小学教师大专以上学历(%) 26?08 50 初中教师本科以上学历(%) 17?16 50 普通高中教师本科以上学历(%) 67?51 90 中等职业学校教师本科以上学历(%)  85

中小学校生均校舍建筑面积(m?2)  达标 普通高等学校专任教师研究生学历(%) 40?85 80 普通高等学校生均校舍建筑面积(m?2) 40?32 继续提高 普通高等学校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元) 7100 继续提高

  (续上表)

 指  标 2000年 2005年

效益 

小学每个年级原则上(班)  2个以上

初中校均规模原则上(人)  800以上

普通高中校均规模(人)  1000以上 中等职业学校校均规模(人)  1500 普通高等学校校均本专科生(人) 5759 7000 普通高等学校生师比 16?44∶1 18∶1左右 普通高等学校专任教师科技人员占教职工比例(%) 43?64  80

水平 

国家级重点普通高中(所)  80~100

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所) 46 100国家级重点学科(个) 15 25 国家级重点实验室(个) 10 25 博士点(个) 157 250~300 硕士点(个) 550 750~800 科研成果获国家级奖(项) 7 全国前八位 科研成果获省部级奖(项) 109 全国前八位 当年拨入科研经费(亿元) 4?01 全国前八位


  三、发展任务

  (一)巩固提高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水平

  提高幼儿教育水平。把改造薄弱学校作为重要任务,并与优化学校布局结构结合起来, 稳步推进农村联合办学。对山区教育在经费和政策上给予倾斜。扩大优质学校办学规模。加 强规范化学校建设,推进学校现代化。城镇要增加小学、初中学位。教育发展条件较好的地区,逐步推行小班教学。严格控制班额。逐步扩大九年一贯制办学模式的实验范围。社会、家庭、学校共同努力,严格控制辍学率。

  (二)积极发展高中阶段教育

  大中城市(城区)和珠江三角洲初中毕业升学率达到85%以上,其中广州、深圳和珠海达 到95%;东西两翼和粤北山区达到65%。在全省计划指导下,各市根据本地人才需求特点、 中 等教育条件和高教发展速度,确定普通高中与职业高中的招生比例。充分挖掘省市一级普通高中和重点中等职业学校的办学潜力,扩大高中阶段教育规模。普通高中适当向县城和经济 、交通发达的中心镇集中。创办一批综合高中和特色高中。每个市、县建立一两所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各科类学校建立一批骨干专业和实训中心。

  (三)积极发展高等教育

  把普通高等学校作为高等教育发展的重点,高等职业教育、民办高等教育、网络教育作为新的增长点,构建形式多样、相互沟通、资源共享并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高等教育体系。建设10多所万人以上本科院校。在广州、深圳、珠海和东莞建设多功能并形成各自发展重点 的大学园区。争取若干所“211工程”高等学校建立研究生院,并使这些学校研究生占全日 制在校生的比例达到30%~40%。有条件的专科学校升格为本科院校。创办20所左右的职业技 术学院。选择一批专业举办本科和研究生层次的职业教育。大力发展成人高等教育,包括远 程教育和自学考试。有条件的高等学校建立网络教育学院。电大和自学考试向乡镇延伸。

  (四)实现教育体制创新

  完善基础教育“地方政府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体制”,加大县级政府对基础教育的管理权限。并作为农村义务教育体制改革的重点,同时充分发挥乡镇特别是经济比较发 达的乡镇办学积极性。完善高等教育以省统筹为主,条块有机结合的新体制。依法落实学校 尤其是高校办学自主权。建立多元办学、多元投资体制。大力支持民办教育发展,推动公办 与民办学校结合、校企合作,建立公办民营、公办民助或股份合作等多种形式的普通高等学 校二级学院,推进粤港澳台合作办学和中外合作办学。明晰各级各类学校产权。2003年高等 学校基本实现后勤社会化。有条件的大中城市的中小学逐步建立后勤服务保障体系。

  深化考试、招生和就业制度改革。小学升初中坚持免试就近入学。初中毕业考试由学校自行 组织,升学考试由各地级市组织实施。鼓励有条件的中等学校试行学分制。改革高中会考。 省考试部门建立高中毕业考试题库,为各市和学校提供服务。完善高考科目改革。高考实行 网上阅卷和录取。实行劳动准入制度。全面推行学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并重制度。健全毕 业生分科类的就业供需见面会,实行双向选择、自主竞争就业。规范毕业生就业服务机构, 完善毕业生需求信息申报制度,建立健全毕业生就业指导机构。

  (五)优化教育结构

  2005年,普通和成人高等学校在校研究生、本科生和专科生分别达到3万~4万人、30万人 、51万人。突出广州地区高等学校中心地位,以重点建设学校为龙头,加强本科和研究生教 育。由省统筹,以地级市为单位统一规划和整合各类中等职业学校的资源,实现资源优化配 置。调整师范教育布局和层次结构。推进师范教育旧三级(中师、专科、本科)向新三级(专 科、本科、研究生)转变。大力发展工科,普通高等学校工科在校生比例提高到35%左右,扩 大信息技术和生物技术等专业规模,扶持农科,适当发展理科、医科和文科。中山大学和华 南理工大学设立计算机网络和软件学院。

  建立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沟通、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并举、结构合理、形式多样的开放的终身教育体系。各类高等、中等教育衔接贯通,允许各种年龄、不同类型和不同形式学 校的毕业生及自学人员报考高一层次学校。

  (六)深化教学改革

  把素质教育贯穿学校教育全过程。坚持科学文化教育为基础,思想道德教育为核心,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原则。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以及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切实提高思想道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突出抓好思想政治教 育、品德教育、纪律教育和法制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加强 德育基地的建设和管理。认真组织实施普通高等学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课程新 方案。加强学校的体育卫生和美育工作。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使德智体美协调发展。要在 道德教育和信息技术、英语、艺术教育及创新创业能力教育五方面形成特色。2001年,全省 城镇小学三年级基本开设英语课;2003年,全省农村小学三年级基本开设英语课。每个地级 市要办好一批英语特色小学、初中、高中。高中毕业生基本能用英语日常会话。2005年,全 省小学毕业生基本能讲一口流利的普通话。重点高校70%以上的本科毕业生、其它高校50%以 上的本科毕业生达到英语六级水平,信息技术专业本科毕业生基本达到英语六级水平。加强 教育装备、实验室、图书馆、体育艺术场馆和学生劳动实践基地的建设。推进农科教的结合 。

  推进课程教材的改革。修改中小学课程计划和课程标准,中小学教材多元化。扩大学校 开设课程和选用教材的自主权。建立包括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在内的中小学课程 体系,加强信息技术、英语和其它专业课程的整合。建立教材编写和审查制度。各类职业教 育、成人教育和自学考试要编写具有地方特色的教材。高等学校要认真实施《新世纪高等教 育教学改革工程》,构建适应21世纪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出版一批内容新、水平高、实用性强并纳入教育部全国推荐教育系统使用的精品教材。

  实施教学创优工程。“211工程”高等学校要通过教育部的教学工作优秀评价,省属重点建设高等学校争取成为教学工作优秀学校,新办本科和其它本科院校要切实做好教学合格评价或随机性水平评价工作,全面加强本科教育。实行完全的学分制和弹性学制,允许学生 分阶段完成学业。

  (七)推进教育信息化

  推进教育资源信息化和教育技术手段现代化。各级各类学校要创造条件建设完善校园计算机 网,推进图书馆信息化。到2005年,教育科研网要逐步进入中等学校和初中、小学。高等学 校校园网建设达到较高的水平。所有高等学校和部分中小学在校园内实现网络化教学管理。 抓好若干所高等学校信息化试点工作。全面推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教学方法的整合。20 02年,全省所有高中和珠江三角洲镇以上中小学开设信息技术课;2004年,全省县城所有高 中和珠江三角洲镇以上中小学开设信息技术课;2005年,全省中小学基本开设信息技术课。 建立教育教学资源库和科研信息库,开发各种网络课件和教学软件。到2005年,中小学基本 普及信息技术教育。高等学校基础课教学手段基本现代化,重点建设高等学校开设一批网络 课程。推进多样化的电化教育、远程教育和计算机辅助教学。建立健全一批全国有影响的教 育信息资源和应用系统。

  (八)加强教师干部队伍建设

  健全教师干部队伍的管理体制。在各级各类学眩和教育机构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人员应 当取得教师资格。完善中小学校长持证上岗制度,推行校长职级制。中小学教师实行定期轮 换制度。深化高等学校内部人事制度改革。各级各类学校按新的学生规模重新核定教师编制 。提高教师待遇,建立按岗定级定薪、按任务定薪的分配制度,调动教师积极性。

  建立健全教师培训机构、教师年度专业培训进修制度和学术休假制度。开展以全体教师为对 象,以骨干教师为重点的继续教育和终身教育。继续实施培养新世纪教育人才的“百千万工 程”和“千百十工程”。在高等学校增设一批特聘教授岗位,培养一批高水平的学科带头人 和有较大影响的教育专家。加大人才引进力度。2005年,全省85%以上的中学教师、60%以上 的小学教师能熟练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50%以上的中学教师、20%以上的小学教师能基本 用英语会话和阅读。全省高校教师能熟练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普通高校40岁以下教师英 语基本达到六级以上水平,部分非英语专业用英语教学。

  (九)加强重点学校和重点学科建设

  建立一两所高水平大学。中山大学和华南理工大学要成为广东高层次人才培养的主要基地和科技文化创新摇篮。继续加大对“211工程”高等学校和若干所省属重点建设高等学校 的投入。组织一批高等学校进行发展战略研究,实行战略管理。充分调动社会教育资源,集 中必要的财力、物力,以重点学科建设和教育科研带动学校的发展。优化重点学科结构,使 信息技术类重点学科达到30个以上。

  建立一批具有现代化水平的示范性中小学。建成80~100所国家级重点普通高中。分别建设100所国家级、150所省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

  (十)提高科技创新水平

  加快建设高校科技园和软件产业园。把国家级的华南理工大学和中山大学的科技园建设成为广东信息技术创新的龙头。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暨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和广东工业大学成为信息技术人才培养和科研开发的示范基地。广州、深圳、珠海和东莞要加快建设以 国内外大学为依托的高新科技园。汕头大学、深圳大学、广州大学、五邑大学和佛山科技学 院等高校要与当地产业部门建立软件孵化园,积极引进跨国大公司的研究中心。

  鼓励高等学校与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机构和科研院所合作合并。以贷款贴息、项目扶持、资本 金投入等方式大力支持高等学校科技型企业的发展。争取若干个以大学概念名义的公司上市 。加强知识产权和专利的管理,支持科技成果的转化。建立10个教育部文科基地和15个省级文科基地。建立高层次的决策咨询机构。建立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激励机制。

  改革科技成果评价体制。应用研究成果要以取得知识产权、特别是发明专利授权为主要评价 方式;技术开发成果以市场为主要评价方式,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专利申请与授权为主要评价标准。科技成果的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能力,应作为科技人员晋升职称、增加薪金、参加评奖的重要依据。

  四、主要措施

  (一)加强领导,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建立各级党委和政府抓教育的年度检查考核制度。建立领导干部联系学校的制度。全面加强高等学校领导班子的思想建设、政治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完善高等学校党委领 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健全民办学校的党组织。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 和反腐败斗争,落实领导干部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加强和改进党员的教育和管理。重视在 优秀中青年业务骨干中发展党员。加强各级政府和学校的工会(妇女组织)、共青团组织建设 ,形成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合力。

  (二)依法增加教育投入,建立多元投入机制

  各级财政要切实做到《教育法》规定教育经费的“三个增长”,争取实现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4%的目标。提高省本级财政支出中教育经费所占的比例,“十五 ”期间连续五年每年提高1~2个百分点。各市县政府也要结合本地实际,增加本级财政支出 中教育经费所占比例。实行农村税费改革的地区,要保证财政性教育投入的总量不减。鼓励 运用金融、信贷等手段提高教育融资能力。拓宽高等学校投入渠道。

  建立教育成本分担机制。幼儿教育、非学历教育、民办教育逐步按成本收费。高中阶段学费标准逐步提高。高等学校按不同类型和层次分三种收费模式:一是以财政拨款为主、收费为辅;二是以收费为主、财政拨款为辅;三是基本按成本收费。建立以国家和学校投入为主渠道的“贷、奖、助、补、减”助学政策体系。从2001年起,省财政每年安排专项资金3亿 元,免收全省农村人均年纯收入1500元以下困难子女义务教育阶段书杂费。

  加强教育经费管理。学校所收取的学费、住宿费和杂费要实行收支两条线,并确保教育经费足额及时返还学校,财政不予扣减。要加强教育经费的审计和监督,提高使用效益。健 全包括财务审计、发展规划目标在内的综合效益审计制度。建立健全学校国有资产管理制度 。

  (三)完善教育督导、教育评估制度

  完善中小学校督导评估指标体系。健全教育督导机构,强化督政、督学职能。加快建立各级 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履行教育职责的督导检查制度。高等学校逐步建立健全教育质量、科研水 平、教育管理和办学综合水平、效益的评估制度。逐步建立教育督导、教育评估结果新闻通 报制度。

  (四)全社会共同努力,营造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环境

  建立健全校内外共同关心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机制。全面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切实加强青少年 学生校外教育工作。加大对教育的宣传力度,为青少年提供健康的精神文化产品。支持学校 加强校园和周边治安综合治理,预防学生违法犯罪。加强文化市场、电子游艺场所的管理。 切实加强和改善对家庭教育的指导,保障青少年健康成长。

  (五)加强教育法制建设,大力推进依法治教

  逐步建立地方教育法规体系。规范教育行政部门的管理行为、学校和社会办学行为。加 强教育法制机构和执法队伍建设。加强执法监察力度。健全行政和社会监控机制,依法维护 教育部门、学校和广大师生的合法权益。建立现代学校教育制度。实行学校法人资格制度, 一校一章程,落实办学自主权,形成行使办学自主权的保障机制、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使 学校面向社会依法办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