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正文»

审视过去 放眼未来 立足当下

以求真务实的作风 积极适应教育发展新态势

发布时间:2016年02月28日发布部门:党群工作部 字体大小:

——在2016年新学期教职工大会上的讲话

王祖益

(2016年2月28日)


老师们、同志们:

乙未经冬去,丙申逐春来!我们刚刚度过了欢乐、喜庆、祥和的新春佳节,今天学校召开新学期教职工大会。在此,我向全体教职工致以新春的祝福!祝愿大家身体健康、工作顺利!

2016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开局之年,是贯彻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深化之年,是推进结构性改革的攻坚之年。起跑决定后程,赢得“十三五”,开好局、起好步至关重要。2月26日,全省教育工作会议在广州白云国际会议中心召开,省委省政府、省教育厅对如何做好我省 “十三五”教育工作和2016年的工作重点做出了更明确的部署和要求。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使人民共享高质量教育是我们的历史责任。受学校党政班子委托,我今天的报告题目是《审视过去 放眼未来 立足当下——以求真务实的作风积极适应教育发展新态势》,主要回顾学校“十二五”的工作亮点、展望“十三五”前景、总结2015年工作,部署2016年任务,并谈四点要求。

一、“十二五 ” 期间的主要工作亮点

1、办学条件逐步改善

与2010年末相比,办学条件得到明显改善。校园面积达到608813平方米,校舍369679平方米(其中“十二五”期间完成建筑面积61000多平方米),教学和行政用房201730平方米,仪器设备7853.02万元,图书116.62万册,宽带由300兆提升到4000兆。较好保障了学校教学和生活的需要。

2、办学规模稳步增长

2015年,在校学生数14646人,比2010年增加2740人(2010年在校生11906人,其中本科生7594人、专科生4312人)。本科学生数接近翻一番。教职工781人,其中教授、副教授206人,博士、硕士394人。

3、办学水平持续提高

全面完成从高职院校向本科院校的蜕变。5年来,本科专业从2010年的18个增加到34个,将近翻一番。连续5届毕业生就业率在97%以上(部分专业就业率达100%)。2015届毕业生3168人,就业率为95.73%,高出全省平均就业率1.65个百分点。学校注重内涵发展,办学水平、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学校的社会认同度得到提升。2011年通过学士学位授予权评估;2012年通过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评估;2013年通过本科教学状态评估和思政课评估;2014年在省高校就业工作评估中被评为优秀。

4、办学特色日益凸显

办学定位明确清晰,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核心,立足实际,加强体制机制改革,强调实践教学、项目教学,突出工科特色。目前工科专业16个,占专业总数47%,工科学生7053人,占学生人数48.83 %;全校共拥有专利18项,2015年获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8项,3项专利实现了成果转化,取得我校专利转让零的突破。

5、现代大学制度逐步完善

按现代大学制度的基本要素建设和发展学校,坚持依法治校,规范办学。完善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发挥党的政治核心作用,2015年2月完善了《天河学院章程》,确保学术委员会、教学指导委员会的学术治校地位。

二、2015年的主要工作成绩

1、二级学院组建工作基本完成

为适应学校发展,将教学单位从系(部)调整为学院,重新考核聘任正、副院长,研究出台有关配套政策,稳步推进体制机制改革,有计划地将人、财、事权向教学一线倾斜,努力激活二级学院的办学活力。

2、完全学分制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果

做好宣传动员,组织对《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广东省教育厅财政厅印发< 广东省高等学校“创新强校工程”实施方案(试行)>的通知》、《广东省教育厅关于普通高等学校实施学分制管理的意见》等教育政策文件的学习考试。

组织人员到外单位调研学习,邀请校本部王乐夫校长等管理专家对改革方案诊断把关,2015年先后出台了《学分制与弹性学制实施办法》、《奖励学分认定管理办法》、《关于修订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指导意见》、《人才培养方案及教学计划管理办法》、《班级人数和课程教学班人数管理规定》、《二级学院岗位设置与管理办法》、《教师教学工作量管理办法》、《岗位津贴管理办法(试行)》、《领导干部听课管理办法(试行)》、《校级教学督导工作规定》、《名师工作室建设实施方案》、《名师工作室经费使用管理办法》等文件。34个本科专业按完全学分制改革思路重新修订人才培养方案。

以机器人研发、工程建筑设计、电商创新项目、天软科技开发项目、霍山旅游规划、天河学院(惠州)研究院筹建项目等为重点,加强与北京航空大学、惠州市政府、华联造价咨询公司等单位校校、校地、校企合作,提高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如机器人研发项目,研发出智能生产线1条、两轴四臂机械手1个,安装和调试设备30台。

3、创新强校工程进展顺利

12月通过省教育厅2015年创新强校工作考核,获专项资金资助90.21万元;完成2013年校级精品视频公开课和精品资源共享课的结项和第九批49门合格课程的验收;完成2013-2015年质量工程建设自查工作。

4、学术治校的地位进一步巩固

成立第五届学术委员会和第六届教学指导委员会,完善了《学术委员会章程》、《教学指导委员会章程》和《教学指导委员会工作细则》。学术治理机构在申报新专业、精品课程评审、名师工作室评选、教改和科研项目评审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工业设计、数字媒体艺术、动画、日语专业成功新增为学士学位授予专业。

5、党的政治核心作用充分彰显

注重确保党的政治核心作用,以“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为重点,围绕中心任务,加强党的建设,完成了党总支书记的届满(届中)考核和调整工作;高质量召开校级领导民主生活会;实现党校课程网络教学,并将功能延伸到学校的政策学习。下半学期,纪委牵头,从命题、制卷、改卷、登录、管理分数等环节,清查了2012年来清考情况,对存在舞弊的人员作了处理,对确保优良考风方面发挥了保驾护航作风。

6、和谐校园建设成绩明显

发挥辅导员队伍“专业、敬业”的学管作用,构建和谐校园;加强学风、考风管理,确保公平公正的校园生态;增加安保投入,整治校园交通,全面禁摩;合理规划和安排新实训大楼的使用,满足了教学、实训、办公的需要。

致力打造“亲情工程”,建设完善云南、海南、惠州3个接待基地。在惠州、韶关、增城等地投资建成生猪、土鸡、淡水鱼生态农场3个,在黑龙江共建1个东北米供应基地,定期为教职工发放福利物资,2015年发放福利240万元。

三、“十三五”期间的工作重点

1、实现转设

对照指标体系,努力抓好硬件及软件建设,重点补齐短板,落实校园用地和校舍建设规划任务,完善师资队伍建设,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加强与举办方沟通协调,对照指标体系,实现向民办本科高校转设的目标。

2、稳定招生规模

确保在校生规模与学校转设工作相适应,创新招生办法,努力提高生源质量,更好适应国家与省的招生制度改革,发展境外合作办学规模,努力创建全国就业工作示范高校。

3、形成品牌

深化教学改革,优化专业结构,完善课程体系、增强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突出“以工为主,产学研协调发展”的理念,形成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品牌。

4、增强服务社会的能力

整合资源,紧跟社会需求,深化教学与实践的深度融合,健全科技成果转化制度体系,拓展技术转移渠道,促进学校规范、特色、优质发展,推动成果转化。

5、筑牢发展基石

依法治校,以学校章程、现代大学制度为核心,完善内部组织架构、运行机制。充分调动广大教职工的积极性,激发创新活力,将大学理念和办学精神内化为师生员工高度认同、共同坚守的价值追求和理想信念。

6、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完善与学分制配套的课程体系,扩大对外合作办学空间,赋予学生更多的选择权。夯实思想教育工作基础,促进大学生自主成长成才,促进毕业生充分就业、高质量就业。 

四、2016年学校的工作重点

1、编制学校“十三五”发展规划

总结学校“十二五”规划落实情况,分析发展趋势,围绕省委省政府关于理工科大学建设的部署,做好顶层设计,配强写作班子,在5月底前完成规划的编制。

2、进一步完善二级学院的管理

坚持动态管理、稳步实施的原则,确保各二级学院顺利承接学校的资源配备,更好地发挥潜能,建章立制,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做好本学院的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工作,主动对接行业、企业的标准,有机地融入到我省经济发展大环境中,确保学校的发展战略落地生根。

3、稳步推进完全学分制改革

增强改革的执行力,提高教职工特别是中层干部适应新形势、创造新思维、展现新作为的能力,落实学分积累和政策转换。确保工作室教学、项目教学、幕课教学、体育俱乐部教学取得新突破。

4、调整学科专业的结构

完善专业群建设,分类分层确定优势学科、重点学科,做好薄弱专业的“停合撤”,申报软件工程、旅游管理两个专业。在4月前确定各专业的招生人数。

5、提高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

发挥校内外教学督导的作用,完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确保教学质量。加强科研工作、思政课教学、实验室建设、心理健康教育、安全维稳、校园规划、学生管理、招生就业、后勤管理、档案建设等工作,提高学校管理水平。加大校园信息化工程的经费投入,完善支撑教学与管理的信息系统。

6、加强合作项目建设

巩固、深化与惠州市政府、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合作成果,确保天河学院(惠州)研究院项目在12月前试运行。

开展国际教育合作项目,通过学分互认、联合培养等形式,做好与英国国立哈德斯菲尔德大学、美国阿兰特国际大学、加拿大北岛学院、澳大利亚悉尼城市学院等高校的合作事宜。

五、脚踏实地,提高“四力”

作为教育工作者,全体教职工应提高四种“力量”(即:执行力、学习力、定力、感染力)

1、加强执行力

执行力也可理解为“看齐意识”,从大的政治层面,要经常、主动向党中央看齐,向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看齐;具体落实到天河学院,就是要向省委省政府、省教育厅、董事会和学校的战略决策看齐,向受表彰的先进工作者看齐。不能只局限于部门或个人的短期利益,不能光提要求、要资源,而是要工具、要杠杆,要改革完善创新发展的体制机制,集思广益地消除思想障碍,破除利益藩篱,撬动要素活力。

2、提高学习力

一是要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时事政治,深刻领会其中蕴含的精神、立场、观点、方法,将其转化为:为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不懈奋斗的坚定信念,培养善于找寻可撬动的具体关键点、突破口和捕捉时代前沿的变化能力。二是要学习专业知识。教育是供给侧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更好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为了更好担负起培养高素质人才的责任,我们教师在成为合格的教育者、讲授者之前必须成为优秀的学习者和研究者,既要努力使自己在专业方面成为一名真正的专家乃至权威,还要了解学生,深谙教学规律,将学生的需要和兴趣巧妙地融入到教学活动当中,不断提高教育供给的品质。三是要学习规章制度。去年下半年,董事会、学校以完全学分制改革为中心开展教学改革,组织学习了国家、省政府有关文件,并出台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全校教职工要认真学习领会,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思想上、行动上与学校的发展步调保持一致。

3、培养定力

近几年来,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我们有理由对这些实实在在的成绩感到自豪、振奋与自信。因此要更注重定力的培养:一是坚守信仰。信仰是一个精神家园,科学信仰占领了,腐朽思想就没有侵蚀空间,科学信仰坚守一分,精神家园就充实一分。二是坚守底线。牢固树立法治思维、底线思维,以对历史负责的态度做好每一件工作。三是谨言慎行。坚持弘扬正面信息,远离负面的信息和负面环境,训练自己有一张“禅定”的嘴。养成谨言慎行的习惯,经常反观内心,提升内心正能量。

4、提升感染力

作为老师,能“受人感染”,更应该“能感染人”。从“萨尔曼·可汗”的事迹中找出闪光点,要接受这种平凡人从小事做起而展现出“善良、诚实、奉献、平淡”的巨大感染力。立足当下,我们完善职业角色,还要完善家庭角色,每个角色都要用心去经营,用时间去积淀,优雅从容地面对每天的工作生活,以自己的思想、品行感染身边的人,感染自己的学生。


回首过去,我们在省教育厅、校本部的大力支持下,在董事会和学校党政的正确领导和广大师生的努力下,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绩。老师们、同志们,船的力量在帆上,人的力量在心上。新的一年,孕育新的希望,承载新的作为、新的发展,希望全校师生共同努力、锐意改革、励精图治、乘势而上,努力开创出学校发展新局面。